吴合布律师,13958740242
吴合布律师,13958740242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为您辩护网 > 刑事资讯 > 正文

“微时代”犯罪频现--网络社交拉响警报

来源:人民法院报 作者:whblawyer 时间:2013-10-29

如果您还有法律疑问,您可以直接电话咨询吴合布律师咨询电话:13958740242
  QQ、微博、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在当今的“微时代”里极大增进了信息交换速度,却也不时被不法分子利用。近来,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实施诈骗、盗窃和强奸等犯罪行为屡见报端(《法周刊》就曾报道过利用微信实施强奸犯罪的案件)。2012年以来,安徽省广德县人民法院共审理此类案件17件,2013年以来呈明显上升趋势。

 

经分析,广德法院发现此类犯罪案件有以下特点:微博、微信等较多被年轻人使用,因此此类犯罪人及犯罪对象大多为年轻人;犯罪手段大多为犯罪人通过QQ、微信、微博等与被害人聊天,获取对方信任后邀被害人见面,随后在见面过程中实施犯罪;犯罪类型以盗窃、诈骗等侵财型案件为主,同时,针对年轻女性的强奸犯罪有上升趋势;犯罪地点多为宾馆房间等较为隐蔽的场所。

 

广德法院分析认为,此类犯罪近年来频发的主要原因是:

 

用户缺少防范风险、保护隐私的意识。不少新型网络社交工具功能新奇,如在微信中只要“摇一摇”就能交到朋友,既能文字聊天,又能语音聊天。然而在与网友分享语音、图片、位置信息的同时,也暴露了自己的隐私,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准确的线索。

 

网络社交注册门槛低,犯罪行为查处难。不少聊天工具注册采用非实名制,一个账号或邮箱可以同时注册多个账户,给有关部门查处违法犯罪造成困难。

 

缺乏安全认证,个人信息保护难。由于不少网络社交软件设计本身存在缺陷,启用交友功能时,用户不需要认证就能看到其他用户的信息,不利于个人信息的保护。

 

非法信息易传播,网络安全维护难。不法分子通过一定手段可以任意发布非法信息,其可信度尚不能得到有效保障。

 

对此,广德法院建议:

 

用户应增强保护隐私、风险防范的意识,不随意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详情,对不熟悉的手机交友邀请应谨慎添加,对网络社交的好友名单谨慎过滤,注意验证好友身份,遇不良用户及时举报。不轻易接受网络“好友”的见面邀请,如果见面也要保持警惕,注意自我保护。

 

建立健全法律法规,实现网络社交管理有法可依。现行立法中,对电子证据的类别尚没有具体界定,有些电子数据能否成为定案证据,还需要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或司法解释进一步界定,从而为此类案件的审理提供具体的法律适用依据。

 

加强对网络社交平台的监管。相关部门应切实承担起职责,形成监管合力。网络社交服务提供商应建立用户黑名单,终身屏蔽利用网络社交工具犯罪的用户,并及时把相关资料作为证据材料移送司法机关处理。





温州刑事律师      温州刑事辩护律师      温州刑辩律师       吴合布律师

吴合布律师,13958740242

首席律师
吴合布律师,13958740242

吴合布律师

简介:  吴合布律师,男,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,2007年开始从事律师服务行业,曾先后在浙江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,浙...[详细]

Copyright◎2012-2022 为您刑事辩护网 温州刑事律师|温州刑辩律师|温州刑事辩护律师  浙ICP备18056191号-1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  浙公网安备:33030202001354号

地址:温州市鹿城区商务六路悦开工中心15层(温州市民中心东首) 手机:13958740242 E-mail:whbccj@126.com

技术支持:律师营销网 管理员入口

添加微信

手机扫描添加吴律师微信

微信号:wohebulawyer